SMART目标模型解读与实战指南

简单上手SMART模型,目标不再难落地

立即使用SMART模板

很多人立Flag立得起劲,但做起来面目全非。其实90%的“新年计划”就死在一开始模糊不清。SMART模型出现,就是来解决这个尴尬局面的。

SMART是五个英语单词的缩写:

• S(Specific):目标要细致具体,不说大话

• M(Measurable):能量化,能追踪进度

• A(Attainable):做得到,别画大饼

• R(Relevant):有用,别跑题

• T(Time-bound):规定截止时间

科学家乔治·多兰首次提出SMART模型后,很多优秀企业和个人坚持用它来做目标规划,翻车概率低了不少。

SMART模型

为什么一些目标一做就崩?四个常见误区

  • 目标宽泛:比如“我们下半年要提升业绩”,具体多少没人清楚。
  • 难以衡量:没有数字,没有节点,最后不了了之。
  • 过度理想化:明明新团队却定个全年业绩翻番的目标。
  • 没时限:目标一直拖,最后自动消失。

用SMART方法,这些坑一下就避免了。

一步步落地SMART模型:操作方法

1. 写下你的目标,“限定词”越多越好

比方说:“2025年底前,把安卓端App评分提升到4.5分以上。”

2. 把目标拆解成子任务,画出流程和时间表

比如新功能上线、用户调研、客服问题整改,每项工作都直接挂上时间点。

3. 每周或每月回顾

通过看板、进度条这些可视化工具,清楚看到完成情况,有问题就及时调整。团队成员你一言我一语,把难点和想法都留在协作面板上,再也不用冷冰冰地发一堆文档互相催。

SMART模型

初用SMART,常见的疑问

Q1:SMART目标是不是太死板?适合创新型团队吗?

A:其实SMART模型只是个框架,可以灵活调整,不是什么都要按部就班。比如你可以先定个周期性复盘的Time-bound,需求变化了再微调,不用死磕条条框框。

Q2:英飞思想家能记录多少条SMART目标?

A:完全没上限。团队合作、部门目标、个人成长期都能分层级管理。

Q3:有用免费的SMART目标模板吗?

A:有,英飞思想家社区里的模板全都能直接用,还能一键复制到自己的白板上。

本文给你拆透了SMART模型和操作窍门,最关键还是动手落地。想要让目标躺在纸面,不如现在试试把Flag挂到英飞思想家,边写边改,目标立得住也守得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