竞品分析怎么做?5步落地实践全攻略

竞品分析其实没那么难,这篇全流程攻略教你搞定

马上上手竞品分析

产品想脱颖而出,“了解对手怎么做”是第一步。无论你是新手,还是正在产品路上的老司机,学会透彻地分析竞品,比闷头琢磨要靠谱得多。今天这篇,把实操步骤、典型场景和常见误区,通通梳理清楚。

搞清竞品分析的目的

别上来就比较功能、罗列数据。先得想明白:你想通过分析解决啥问题?比如,你是为了打磨产品体验,还是为了市场推广发力,还是想给老板份靠谱的PPT?

明确自己的终极目标,之后所有工作都能围着这点打转。目的不同,你的分析侧重点也会完全不一样。

实战推荐

• 如果要优化用户体验,多看用户评论和App Store评分。

• 要做市场策略,对比别人用的推广渠道和活动方式最直观。

• 希望找到差异化,要盘点自家和竞品功能的同与不同。

选好你的竞争对手

只盯着最大的对手,看不到全貌。要把同类、跨界、甚至未来有威胁对手全放进你的列表里。这样才能发现新机会。

实际筛选建议

• 选1-2个直接竞争对手(抢同样的用户)。

• “顺带”关注几个新兴品牌或者外来挑战者。

• 还可以用 英飞思想家 里的竞品分析模板,列出各自定位和市场特征,一目了然。

SWOT

抓关键数据,别全埋在信息堆里

搞竞品分析,最怕就是一堆没头绪的数据。其实只要抓住四个点就够了:

• 产品信息:功能、价格、特色服务。

• 用户数据:用户群体、评论、常提意见。

• 市场表现:收入、口碑、排行。

• 营销打法:社交媒体、合作、促销活动。

建议用 英飞思想家 做可视化的对比,把整理后的数据直接拉成一张图,方便团队沟通。

用简单的分析方法,快速提炼重点

数据堆好了,下一步就要动脑子了。我的建议很实际:

• SWOT分析,一张表就能看明白对手的强项、短板、机会和风险。别只写文字,最好配图或者用模板做出来,让大家一眼能看出优劣。

• 对比功能时,用交集和差异法。可以用英飞思想家的功能对比模板,呈现两款产品的同和不同。

• 针对用户评论,直接做标签归类。看到几条类似的负面、正面评价,都聚合在一起,别零散罗列。

把分析结果写成简单、清晰的报告

最终目标,不是堆数据,而是“能用”:写结论和建议要落地。报告内容推荐:

• 你的分析目标和范围

• 主要数据与发现(用图说话)

• 每家竞品的优缺点

• 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或下一步动作

建议用 英飞思想家 的竞品分析模板,直接插入对比图和重点数据,团队都能一目了然。有问题还能直接评论和同步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竞品分析要做多细?

不用事无巨细,关注你最想突破的方向,比如某项功能表现、用户口碑、价格体系等。

Q2:一个人能完成吗?

可以,尤其用工具辅助后。数据采集自己来,用英飞思想家拉出可视化分析,一两个小时搞定初稿。

Q3:数据找不到怎么办?

多渠道查找,实在找不到部分数据,可以列空补充,可以借助用户评论和公开行业资料弥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