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刚起步的小团队,在讨论章程时,经常觉得这东西“写着就好”、“没人会看”。其实公司章程不是某个法务必读的冷门材料,它直接影响每个成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。没有清晰的章程,遇到项目变更、团队目标调整或者成员离开时,团队容易瞬间混乱,不知道该听谁的,做什么决定。这其实是很多新创业团队栽跟头的地方。
章程里的三大要点,写清楚团队就不怕“扯皮”
分工&职责板块怎么写,才能用得上?
一份实用的公司章程,首先必须把每一个人的角色和权责都写明白。不光要列清楚,最好还能画出来。现在用英飞思想家在线白板就能搞定组织架构图,不会制图也能直接套模板。这样,哪怕是刚加入的新同事,看到流程图也能明白“我应该对哪些事情负责,出了问题找谁对接”。

目标板块不要写泛泛而谈的“豪言壮语”
哪怕你心里有个宏伟大计划,章程还得细化到可以分阶段落地的小目标。例如:“第一阶段有多少注册用户、第二阶段交付什么产品版本。”目标写得足够具体,大家才能一起往前推。
英飞思想家自带的项目规划看板和事项分解模板,用拖拽就能填表,比一堆文档翻来翻去省事太多。

管理规则别一言堂,透明和灵活是关键
章程里的“游戏规则”决定了团队能不能长久和睦。内容务必包括:每个成员的基本义务、能掌控哪些资源、需要向谁汇报、怎么获取反馈、如何发放奖金或表扬。有专家建议,一份章程最好还能定期回头复查,团队大环境变了或者成员有变化,随时修订。
使用英飞思想家可以让章程文件的管理变得透明,权限分明,还能自动存档操作记录,方便回溯和追责。

写章程的操作步骤:简单明了,按着做
- 主要创始人组会,把目标、分工和底线讨论清楚,记笔记。
- 用英飞思想家章程模板新建文档,先填战略、目标、结构,再填写职责、流程和规则。
- 如果遇到不了解的内容,直接在模板评论区、社区区搜索其他团队的参考文档。
- 讨论完后,所有主要成员都必须看完文档并签字,建议线上用协作工具确认。
- 后期新成员入职或有调整,可以随时修改文档,历史版本自动归档,避免“口说无凭”扯皮。

常见问题
Q1:没有专职HR或者法务,章程会不会写得不专业?
不用太担心。互联网协作工具现在有大量成熟模板,哪怕只有创始人和COO两个人,也能快速搭建团队基础。
Q2:小公司需要用正式的在线工具么?直接写个Word不行吗?
初期用Word也行,但后续成员多了易丢失、难统一。用英飞思想家这种协作工具,团队层级、历史签到、可视化展示都能一键搞定,管理更方便。
Q3:章程要不要以公司法为准?
基础部分可以参考公司法建议,但重点还是适配自己实际管理和工作流程。
Q4:变动频繁的团队,章程怎么保证跟得上?
定期开复盘会,遇到大事件(新成员、离职、业务转型)后及时更新,工具可以帮你自动归档每一次修改。